2019-07-02 17:33:38电视剧资讯749阅读
钱三一到大结局也没能跟林妙妙表白的晚上,郑爽再次凭台词功底和自黑式回应热搜登顶。
带着一颗勇敢的心,我再次点进评论观看了一场粉丝与吃瓜群众的辩论大赛,依然是网民各种吐槽,粉丝拼命挽尊的激战现场,但这次有所不同的是,郑爽亲自下场笑着接受现实了。
剧集是晚上开播的,很多网民看到预告片就开始吐槽了,于是当日下午,郑爽就写了一篇长文来回应质疑。
主要观点:一,易遥是自己有点低落的时候演的戏,该哭的时候哭不出来,该笑的时候又笑得难看;二,感谢网友黑自己,至少说明大家有收看;三,小时候会因为大家说我演技不好伤心,现在想说,哈哈哈,我不和别人比了,我不争气,我活着就好。最后上了张自拍。
这份回应怎么说呢?依然是,非常郑爽啊。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接受批评表达感谢,但已经不和人比了,放飞自我就好。
讨论度高,是“顶级流量”的象征,郑爽无疑是个顶流,她的演技和对演技的态度也是“流量”的来源。郑爽的真性情好像成了双刃剑,吸粉靠真性情,话题靠真性情,槽点依然来自真性情。
但真性情代替不了演技。
从《青春斗》到经历了励志化改编的《流淌的美好时光》,每次郑爽新剧开播都是争议与质疑随之而来,每次都是豆瓣惊现“一星与五星”的对称现象,每次都是“黑红中”开播争议中落幕。
而我想问的是:郑爽,还能不能做一个好演员?
先介绍一下郑爽的新剧吧,去年还叫《悲伤逆流成河》,对啊,就是你们熟悉的郭敬明老师的那部著名小说,今年开播就改成了青春励志剧《流淌的美好时光》。
大概讲述的是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齐铭(马天宇 饰)和易遥(郑爽 饰)之间的爱情纠葛。
豆瓣网友现在的评论是:“这根本不是(悲伤逆流成河)还好改了名字 (但是为什么不修改主角名字),男女主角演技一如既往的稳定。”
但剧情混改确实也是势所必然。
编剧说的是,从剧本前期策划开始,团队就将作品风格定位于温暖的青春、励志的成长。 “希望《美好时光》的情感表达能够涵盖不同年龄段,以剧中人物为切口,带领观众感受生活的悲喜。”
总之呢,就是和郭敬明老师那部高虐青春史完全不同了,什么人性伤痕、青春残酷,还有沉重的命运,都太不温暖、青春、励志了,现在的重点是带领观众感受现实生活的悲喜。
现不现实呢?反正马天宇角色和剧中郑爽母亲角色的戏码,已经温暖到失真的程度了。
而且呢,马天宇饰演的齐铭也不再是原著中那个冷漠远离易遥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是口嫌直正,听到亦遥让让买验孕棒,气得骑上车就走,然后回头一个短信问什么牌子的阳光温馨暖男。
所以,剧集优缺点真的是很明显啊。
优点是普通观众完全不用看原著那些虐心虐到肝颤的忧伤情节了,剧集变成了一部典型的青春偶像剧。
缺点就是,去除了没完没了的怀孕、堕胎、自杀以后,剧集依然保留着原著叙事缓慢,人物智商不足,对白絮絮叨叨的特点。
更尴尬的是,明明是满屏悲剧玛丽苏情节,还必须扣上青春励志剧的帽子,结果就是女主住在少说一百多坪的上海弄堂里穷得出去卖酒,编剧怕是对上海房价有什么误解?
当然最绕不过的争议点,还是两位主演的演技问题。
但与许多评论不同,剔除台词的部分,我反倒是觉得这次郑爽的表演还可以。
在角色人设崩塌的时候,演员演得越卖力,越显得剧情惨不忍睹,郑爽自己说这次表演的时候处于低潮,但正是这种状态反倒避免了用力过猛的情况。
结果就是她反倒演出了女主那种藏着隐痛的家庭心事的感觉,之前被诟病的招牌式的嘟嘴、转眼睛出现的频次有所下降,整体人物呈现是过关的。
马天宇要演出原来的齐铭是很有问题的,但现在角色人设变成了是温暖到爆棚的暖男,他过往的演技就适用了,所以他这边的演技实际上也不是那么糟。
糟的是台词部分。
这次剧中郑爽和马天宇都是使用原音出演,但只要语速加快,声音就直接崩了,台词整体就是一片含混的状态,被吐槽真是一点都不冤。
舌头捋不直时郑爽表演的老毛病了,上《演员的诞生》就出现过,宁静上节目时还提到过郑爽舌头没捋直的事,说谁规定舌头一定要捋@免费高清影院直了说话?很多人舌头都没捋直好吗?
但当时这种说法是被网友狠狠diss了,因为表演和现实生活就是不同的,演员把话说清楚就是台词功底的基本功,如果大家都不捋直了舌头说台词,让观众听什么呢?
当然这次郑爽还是有值得表演的地方,就是她自己的自黑式危机公关。
“流量型艺人+IP剧”的组合搭配,本就处于“红与黑”的高发地带,何况郑爽是热搜体质,平心而论,就当前已播出的剧情来看,郑爽在剧中的表现,称不上精彩,但与其过往刻画的角色相比,至少不算什么破天荒的糟糕表现。
重点是郑爽的态度还算诚恳吧。
相比对面《少年派》六六老师面对观众质疑选择直怼,表示你们观众没追求,自己没爱情没成功,自己不去努力,反倒来不允许我的女主活得乱糟糟的态度,郑爽至少是接受观众批评的,还解释了这部剧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拍的,希望大家多提意见,虽然演技会被大家质疑和谩骂,但是她还是要谢谢大家。
关键是配图也用得好,晒出的素颜的自拍里,穿着条纹上衣,头发随意披在肩上,给人感觉温柔随和,并不是要和观众正面刚的状态。
类似的危机公关通常能起到缓解质疑的效果,但为什么郑爽还是被怼了呢?
首先是总体表现ok的回应中还是有明显bug,说自己小的时候演技不好伤心,现在不和别人比了,“我不争气,我活着就好“。
这样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回怼:麻烦好好做个演员吧,所以现在是干脆放弃了吗?
更可怕的是,粉丝对于这段话的理解,跟普通观众又是不一样的。
粉丝觉得这样的郑爽真实又可爱、情商高,简直是完美。
而观众眼中的郑爽不是这样的,结果是双方再度激烈交火,粉丝控评成功稀释了郑爽前半段回应中的诚恳态度换来的路人好感。
郑爽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在于她到现在依然没看清自己表演的问题。
严格说起来,郑爽的演技是有退步的,她后来的演戏,不像是在演戏,倒像是在套自己的那套公式。
演技不好,郑爽她自己知道吗?她比谁都清楚。但表演不好的原因她搞错了。
不是因为她某段时间状态不好,而是她始终没有进入到角色中去,她说易遥是自己有点低落的时候演的戏,该哭的时候哭不出来,该笑的时候又笑得难,但一个专业的演员是不该让生活中的状态影响到自己的表演的,自己生活中状态不好,角色表现也跟着低落,这算不算一种不专业呢?
如果郑爽的回应再透彻一些,网民的反应也许会有所不同,但现在的情况是一切又在网民和粉丝的互掐中,变成了一场喧嚣一地鸡毛。
《流淌的美好时光》其实拍在《青春斗》之前,这类青梅竹马的恋人经历重重困难最后携手相伴的故事类型在两年前或许还比较受欢迎,但放到《都挺好》这类现实风格大热的时代推出,其实是逆潮流的,但从现有收视来看郑爽依然能打。
但是年轻人能从这个爽式故事里找到共鸣吗?
类似女主卖酒被人渣下药,结果怀孕了还找发小男主买验孕棒这样的情节,到底还能打动多少观众,我个人是表示怀疑的。
而演出这些情节的郑爽,则再一次遭遇了演技和流量审美之间的巨大张力。
很明显市场在渐渐发生改变,大概从两年前开始,演技派熟女演员异军突起成为网红款, 85花转型成为一个持续被热议的话题,这一代的特征被吐槽为要奖项没奖项,要演技没演技,但人气和商业价值依然惊人。
1991年出生的郑爽原本不在85花的年龄行列,但她成名早,通常也被归入这个行列,最关键的是,她也同样面临转型的难题。
但看过从《青春斗》到《美好时光》的网评又能发现,一方面,网络上厌恶“流量派演技”的声音不绝于耳,台词舌头捋不直瞬间上热搜。这种声音强烈排斥流量演技,痛斥演技不在线。
另一方面,郑爽从出道至今,都代表着某一种争议路线,而且极有市场。
如果说话题即流量,我目力所及,还没有找到哪个女明星能达到郑爽的话题流量KPI考核标准。
也许不必纠结郑爽个人的事业选择、演技是否进步。
真正的问题在于:她始终被粉丝力挺、始终具有商业价值的事实,是来证明“不努力提升演技都是有理由”的吗?
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解释。
现在影视剧行业气氛整体在去浮躁,但热度考量依然事实上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热度可以给流量明星们机会,也能让他们对选择产生迷惑,反正我就这样演,我不争气,就这么活着,照样有下一部戏,那为什么还要憋足劲提升演技、提升台词功底呢?
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靠的是剧本和表演互相成全。
但是演技这种事,是需要演员在观众鉴定中不断修炼的,而不是自我放逐,不和自己纠结了,放过自己。
不是的啊!那些最厉害的演员,是从来不会放过自己的,因为每场伟大的表演都是自我压榨的结果。
反之,一旦放弃了自我要求,尽管产量丰富,却谈不上量变引发质变。
这也是流量艺人的通病。
靠演员本身的“话题”、与粉丝彩虹屁撑场的表演硬撑,只能相互减损。
那么,身处流量顶端的郑爽,什么时候能被敲醒、能让观众真的把她当演员看待呢?
也@盘他电影许是等到郑爽下部戏真的彻底不红的时代。
她的戏还能打,就说明这一套做法划算,很有市场。
没有郑爽也会有其他女明星,靠着人气拼流量,创造流量流淌的美好时光,而不是让那份投入到表演中的悲伤和无奈,穿透镜头直抵人心。
所以,新剧被批舌头没捋直演技辣眼,自己回应活着就好的郑爽彻底放飞自我了吗?关键在于是谁给了她放飞自我的底气呢?
但这个时代的流量审美总有一天会彻底消逝的,在那一天到来之前,郑爽能把舌头捋直了认真演部好戏吗?
到那一天,郑爽才不需要自黑式危机公关,也能把口碑赢回来。因为出色的业务能力才是贵圈最好的危机公关。